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内蒙古:“绿色”+“四快”+“互联网”全覆盖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 2023-09-13 18:00
【字体大小: 】    

    内蒙古自治区扎实推进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争议快调速裁制度建设,今年6月30日印发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区仲裁机构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截至7月31日,全区各级仲裁机构均已全覆盖成立速裁庭或速裁团队118个。

    案件容缺受理,

    畅通农牧民工维权“绿色通道”

    今年8月,赵某等13名外省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务工农民工在某工程项目从事土建工作,由于一直没有拿到劳动报酬,在讨薪无果的情况下,到阿拉善盟仲裁院进行咨询。该院速裁团队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公司取得联系。为充分保障当事人仲裁权利,经核查研判案件相关信息,工作人员靠前提供服务,第一时间引导劳动者签署证据材料容缺受理书面承诺,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当日受理该起集体争议案件。

    该院速裁团队通过“面对面”“背靠背”调解,在与当事人双方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顺利调解成功。公司承诺一次性支付拖欠赵某等13名劳动者19万余元工资,实现案件当日受理、当天办结,农民工已如期拿到工资。

   启动“四快”机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

    办理农牧民工工资争议

    8月25日,王某到通辽市库伦旗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反映:“我2023年3月份入职库伦旗某饭店,从事服务员工作,7月16日因自身原因辞职,饭店老板以提前离职为由拖欠1860元工资未支付,我该怎么办?”

    通辽市库伦旗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接到申请后立即启动快速办案机制,速裁庭采取“四快”——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办案模式,当日立案、当日审批、当日办案,立即开展调解工作。经耐心调解,用人单位当天上午支付了拖欠王某的工资。自申请仲裁到调解成功、工资到账不到2小时,跑出了速裁庭“加速度”。

   运用“互联网+调解仲裁”,

    方便农牧民工异地维权

    “过几天我要到南方上班去,阿拉善右旗太远了,我不去开庭了,我同意被申请人的调解意见”。8月29日,在阿拉善右旗快调速裁团队视频调解室,农民工马某与银川市某公司在阿拉善右旗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庭前远程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

    原来,马某于2023年1月底到银川市某公司承建的阿拉善右旗某项目工地工作,接近完工时,双方发生劳动争议。身在银川市的马某通过邮寄的方式向阿拉善右旗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该公司支付工资等。阿拉善右旗快调速裁团队在依法向双方送达文书后,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案原则,指派专人,通过情、理、法三方面分析案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远程视频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截至8月31日,全区各级调解仲裁机构通过速裁庭或快调速裁团队处理农牧民工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到98.6%,调解成功率达到73.3%。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争议仲裁案件;启动“四快”机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办理农牧民工工资争议;开展“流动仲裁庭”在农牧民工“家门口”依法维权和创新庭审方式,通过“互联网+调解仲裁”方式在线远程开庭等,所有农牧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实现30天内结案,审结时间缩短了15到30天,对于简单争议,最短当天结案,跑出内蒙古“速度”,暖心“护薪”,保障农牧民工在最短时间高高兴兴拿到工资,切实维护农牧民工合法劳动权益。

    


附件文档: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内蒙古:“绿色”+“四快”+“互联网”全覆盖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2023-09-13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朗读

内蒙古:“绿色”+“四快”+“互联网”全覆盖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
      内蒙古自治区扎实推进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争议快调速裁制度建设,今年6月30日印发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区仲裁机构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截至7月31日,全区各级仲裁机构均已全覆盖成立速裁庭或速裁团队118个。
      案件容缺受理,
      畅通农牧民工维权“绿色通道”
      今年8月,赵某等13名外省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务工农民工在某工程项目从事土建工作,由于一直没有拿到劳动报酬,在讨薪无果的情况下,到阿拉善盟仲裁院进行咨询。该院速裁团队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公司取得联系。为充分保障当事人仲裁权利,经核查研判案件相关信息,工作人员靠前提供服务,第一时间引导劳动者签署证据材料容缺受理书面承诺,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当日受理该起集体争议案件。
      该院速裁团队通过“面对面”“背靠背”调解,在与当事人双方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顺利调解成功。公司承诺一次性支付拖欠赵某等13名劳动者19万余元工资,实现案件当日受理、当天办结,农民工已如期拿到工资。
      启动“四快”机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
      办理农牧民工工资争议
      8月25日,王某到通辽市库伦旗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反映:“我2023年3月份入职库伦旗某饭店,从事服务员工作,7月16日因自身原因辞职,饭店老板以提前离职为由拖欠1860元工资未支付,我该怎么办?”
      通辽市库伦旗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接到申请后立即启动快速办案机制,速裁庭采取“四快”——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办案模式,当日立案、当日审批、当日办案,立即开展调解工作。经耐心调解,用人单位当天上午支付了拖欠王某的工资。自申请仲裁到调解成功、工资到账不到2小时,跑出了速裁庭“加速度”。
      运用“互联网+调解仲裁”,
      方便农牧民工异地维权
      “过几天我要到南方上班去,阿拉善右旗太远了,我不去开庭了,我同意被申请人的调解意见”。8月29日,在阿拉善右旗快调速裁团队视频调解室,农民工马某与银川市某公司在阿拉善右旗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庭前远程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
      原来,马某于2023年1月底到银川市某公司承建的阿拉善右旗某项目工地工作,接近完工时,双方发生劳动争议。身在银川市的马某通过邮寄的方式向阿拉善右旗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该公司支付工资等。阿拉善右旗快调速裁团队在依法向双方送达文书后,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案原则,指派专人,通过情、理、法三方面分析案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远程视频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截至8月31日,全区各级调解仲裁机构通过速裁庭或快调速裁团队处理农牧民工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到98.6%,调解成功率达到73.3%。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争议仲裁案件;启动“四快”机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办理农牧民工工资争议;开展“流动仲裁庭”在农牧民工“家门口”依法维权和创新庭审方式,通过“互联网+调解仲裁”方式在线远程开庭等,所有农牧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实现30天内结案,审结时间缩短了15到30天,对于简单争议,最短当天结案,跑出内蒙古“速度”,暖心“护薪”,保障农牧民工在最短时间高高兴兴拿到工资,切实维护农牧民工合法劳动权益。
      
  

    内蒙古自治区扎实推进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争议快调速裁制度建设,今年6月30日印发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区仲裁机构开展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截至7月31日,全区各级仲裁机构均已全覆盖成立速裁庭或速裁团队118个。

    案件容缺受理,

    畅通农牧民工维权“绿色通道”

    今年8月,赵某等13名外省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务工农民工在某工程项目从事土建工作,由于一直没有拿到劳动报酬,在讨薪无果的情况下,到阿拉善盟仲裁院进行咨询。该院速裁团队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公司取得联系。为充分保障当事人仲裁权利,经核查研判案件相关信息,工作人员靠前提供服务,第一时间引导劳动者签署证据材料容缺受理书面承诺,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当日受理该起集体争议案件。

    该院速裁团队通过“面对面”“背靠背”调解,在与当事人双方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顺利调解成功。公司承诺一次性支付拖欠赵某等13名劳动者19万余元工资,实现案件当日受理、当天办结,农民工已如期拿到工资。

   启动“四快”机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

    办理农牧民工工资争议

    8月25日,王某到通辽市库伦旗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反映:“我2023年3月份入职库伦旗某饭店,从事服务员工作,7月16日因自身原因辞职,饭店老板以提前离职为由拖欠1860元工资未支付,我该怎么办?”

    通辽市库伦旗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接到申请后立即启动快速办案机制,速裁庭采取“四快”——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办案模式,当日立案、当日审批、当日办案,立即开展调解工作。经耐心调解,用人单位当天上午支付了拖欠王某的工资。自申请仲裁到调解成功、工资到账不到2小时,跑出了速裁庭“加速度”。

   运用“互联网+调解仲裁”,

    方便农牧民工异地维权

    “过几天我要到南方上班去,阿拉善右旗太远了,我不去开庭了,我同意被申请人的调解意见”。8月29日,在阿拉善右旗快调速裁团队视频调解室,农民工马某与银川市某公司在阿拉善右旗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庭前远程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

    原来,马某于2023年1月底到银川市某公司承建的阿拉善右旗某项目工地工作,接近完工时,双方发生劳动争议。身在银川市的马某通过邮寄的方式向阿拉善右旗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该公司支付工资等。阿拉善右旗快调速裁团队在依法向双方送达文书后,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案原则,指派专人,通过情、理、法三方面分析案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远程视频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截至8月31日,全区各级调解仲裁机构通过速裁庭或快调速裁团队处理农牧民工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到98.6%,调解成功率达到73.3%。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争议仲裁案件;启动“四快”机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办理农牧民工工资争议;开展“流动仲裁庭”在农牧民工“家门口”依法维权和创新庭审方式,通过“互联网+调解仲裁”方式在线远程开庭等,所有农牧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实现30天内结案,审结时间缩短了15到30天,对于简单争议,最短当天结案,跑出内蒙古“速度”,暖心“护薪”,保障农牧民工在最短时间高高兴兴拿到工资,切实维护农牧民工合法劳动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