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大部分工作涉及民生,为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权益,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我厅围绕权力透明运行,不断规范公开程序,扩大公开范围,创新公开载体,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一、2014年政务公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为确保各项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厅党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的“一把手”负总责和以党组成员、分管厅长为副组长的政务公开监督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厅办公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区人社系统开展阳光政务工作的意见》,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各处室和成员单位,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处室、落实到人头”,并建立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的制度,落实必要的保障经费,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经费“四到位”。针对不同类型服务窗口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细化提出具体要求。

(二)全面推进阳光政务,保证工作公开透明。按照《关于在全区人社系统开展阳光政务工作的意见》,把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一是由以往重点抓厅本级政务公开延伸到全区人社系统,自上而下,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规范,全面推行阳光政务,使广大办事群众进一步体验到了政务公开带来的实惠。二是由以往重点抓传统服务大厅延伸到网上服务大厅,利用信息化手段为群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在全区各级人社部门以行政审批公开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不断优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质量。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结合打造“阳光人社”,在全区人社系统特别是窗口单位,开展为期近一年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专项整治行动。将各类经办程序、收费项目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群体监督。各地人社部门普遍实行“五制”、“四公开”、“三亮明”,在坚持“四杜绝”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和落实服务群众“零距离”、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办理“零积压”、服务结果“零差错”为主的“四归零”服务。努力形成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服务文明、办事高效的运行机制。全系统参加行风热线196次,现场答复群众问题7286条,受到好评。四是在重点工作环节实现突破。今年,我们推行了军转干部“阳光安置”工作,在全区推开积分选岗的安置办法,进一步增强军转工作的透明度和客观性。推行了公务员“阳光考录”,邀请媒体、考生家长和观察员对公务员笔试、面试等重点环节进行观摩监督。推行了专业技术资格“阳光评审”,在职称评审中实行了二次公示、邀请区外专家异地评审等办法,使真实专业水平得到体现。

(三)规范制度建设,提高公开质量。今年,我厅对推动行政决策公开、行政职权公开、行政审批公开、办事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平台和窗口服务单位建设进行详细规范。同时,完善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修订了《门户网站管理办法》,明确了网站栏目公开任务分工,形成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按照简化内容、优化流程、缩短时限、提高效率的要求,将现有本级行政许可审批6项,分级行政许可审批5项,行政确认16项、行政给付6项、行政强制6项、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45项,逐项列明事项名称、受理部门、联系人及方式、服务对象、受理地址、法定办理时限、承诺办理时限、收费情况、监督投诉电话、设立依据、受理条件、申报资料、办理流程图、评价详情等详细清单,通过门户网站等载体向社会公布。开展了政策进校园、进社区、进嘎查等活动,厅领导带队深入基层宣讲就业、社保、人才相关政策,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各项政策,厅领导在各大媒体发表稿件220余篇,接待媒体采访100余次,在内蒙古日报开辟“就业社保”专栏,在内蒙古电视台开设“就业信息榜”,及时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厅领导作客“行风热线”10余次,主动解答创业就业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在今年自治区政府组织的行风政风评议中,社会各界对人社厅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强化内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落实。我们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年度责任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检查评比。多次组织专人开展检查督导,在全区开展了互检互学活动,抽调各盟市有关人员组成工作组,到其他盟市检查、观摩、交流。与此同时,我们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门户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了47部政策咨询电话和3部举报电话,2部信访咨询电话,加大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劳动保障监察、审计监督电话公开数量,做到了接到举报及时受理、及时查处。同时,我们主动接受政务公开工作机构、新闻媒体和其他部门的监督,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服务对象中聘请了17名观察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观察员的意见和建议,邀请观察员以普通办事人员身份到盟市服务窗口进行暗访,全系统先后组织了1056次明查暗访,对窗口单位建设、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我们还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建立舆情回应机制,指派专人主动收集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诉求,及时交办有关处室、盟市核查、反馈,收集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维护群众利益。

二、重点政务信息公开情况

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人社系统的各类信息,特别是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决策部署、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处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都做到了及时公开。凡属于应当公开的,要求各单位必须按规定纳入公开目录。进一步加大重大民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公开力度,确保公开信息真实、准确。全年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4件,网站公开信息1866条,微博公开信息879条,微信公开信息39条,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15次,按有关要求公开了2013年度部门决算和2014年部门预算。召开全区人社系统政务公开培训班,邀请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有关领导讲课,培训98人。

(一)推进就业信息公开。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公共就业网站,设立了要闻动态、法规政策、通知公告、失业保险、就业再就业、职业培训、农牧民工工作、供求信息、统计分析、公共服务信息、政策问答等13个模块。要闻动态栏目向社会公布关于创业就业工作动态、开展活动、会议情况通报等。公共就业服务栏目公布了全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在通知公告栏目公布关于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地方动态登载了各盟市关于创业就业相关政策、措施等动态情况。政策问答栏目主要是解读各种创业就业政策。开通了人事考试系统、技能人才考试系统、大学生网上求职超市系统和人才E站客户端,求职者只需刷二代身份证,就可以直接投递电子简历并当场与用人单位实现网上交流。并能查询到全区12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人才网站的招聘信息,使求职者亲自体验“云服务、微应用、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截至目前,发布就业相关政策6件、要闻动态31条,地方动态76条,政策问答50余条。组织招聘现场会20次,发布企业招聘工作岗位57529个,组织用人单位2343家,参加求职人数99505人次,完成实名统计就业10746人。自治区本级网络发布企业招聘工作岗位13984个,配合人社部组织网络招聘会9次,发布工作岗位12278个。发布自治区公务员考录岗位4575个,报考人数174238人;发布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招考岗位451个,报考人数56621人。

(二)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将各类社保业务经办流程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门户网站对外公布。并公布了业务经办部门、经办时限、经办人员、电话、监督电话及所需提供材料等内容。网上公布所有应公开的社会保障政策。与内蒙古日报合作开辟了社保专栏,每月两期,每期半个版面。在内蒙古广播电台开了专栏,每天中午都有10分钟的节目,进行政策宣传。每月两到三期作客直播间,每期20分钟,请专家、厅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对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进行答疑解惑,对大病医保等专题做专题报道。

三、依申请公开受理情况

明确了网上申请公开、电话查询公开、机构受理公开三种依申请公开受理形式。完善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明确受理、登记、分办、转办、答复、反馈等各环节的责任,重点加强了网上受理管理,设计了相关文本在厅门户网站公布,指派专人受理网上申请。今年受理依申请公开1件。

四、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在大力推行“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等传统服务大厅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全区统一的公共服务网上门户。先后两次改版完善了厅门户网站,设立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政策法规、新闻动态、人才工程、创业就业工程、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专题专栏45个。对门户网站“在线办事”、“网上互动”、“电子查询”功能进行推广和完善,设立了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公开招聘等系列网上办事子系统,网上服务大厅覆盖全区。开通了手机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办事人员在网上可经办40多项人社工作业务,网上注册人数1139103人,全年通过服务网办理业务807402笔。建成了内蒙古12333手机客户端,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相关政策、办理相关业务,为群众提供“如影随形的移动服务”。建成了包括现场求职超市、网络求职超市、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远程面试服务平台、“人才E站”求职自助终端和智能手机求职客户端等功能的“六位一体”公共服务平台,即:内蒙古大学生就业创业暨人才交流网上服务大厅。推行社区综合业务柜员制管理,实现就业、社保、医保等公共服务在基层平台一站式办理。通过在企业确定医保专管员、劳资专员等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与呼和浩特市联合共建了“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咨询服务平台”,设置咨询坐席100余个。12333咨询服务热线集政务公开、咨询、投诉于一体,日均访问量近万次。

加强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服务窗口特别是基层服务平台建设还有待加强,工作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在一些事关群众利益的工作环节,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够有力等问题;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为群众提供信息化服务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将紧密结合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积极努力,开拓创新,不断强化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