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盟市动态

通辽市:“一技傍身”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发布时间: 2024-12-03 14:45
【字体大小: 】    

    “求职难”“岗位不匹配”长期以来困扰着很多求职者,特别是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的群体,他们经常陷入“高薪职位难以胜任,低技能岗位又不愿屈就”的尴尬局面。

    为破解这一难题,通辽市就业服务中心创新打造“通情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核心,从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服务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

    “技能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不但有了稳定工作,收入还翻了翻。”近日,来自通辽市科尔沁区的宫杰感慨地说,是技能培训改变了她的人生。

    前几年,宫杰为了养家糊口,远赴北京从事家政服务业,刚入行时由于“无证上岗”且缺少经验,每月只有两三千元工资,生活过得很拮据。

    随着通辽市就业服务部门劳务品牌培育工程的深入实施,宫杰接受了“科尔沁月嫂”的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如今,她已是月子中心的“金牌月嫂”,月薪高达1.58万元,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辽市就业部门大力推广“科尔沁月嫂”等劳务品牌,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技能,带动了更多人实现就业增收。

    为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近年来,通辽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现代服务、养老照护、母婴护理等重点领域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多渠道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劳务品牌培育工程,立足于本土型、技能型、特色型、产业型的“四型”标准,培育市场发展前景好、就业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特色劳务品牌,实现“一县一品牌”,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通辽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8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9万余人;技工(职业)院校11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73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46家、备案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0家、可认定职业(工种)达150多个;自治区级竞赛集训基地1个、示范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2个、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1个、就业技能培训品牌2个。

    今年以来,通辽市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209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103.4%,其中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180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129.5%;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691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89.8%。技能人才培养的各项举措,为有效提高劳动者技能、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辽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宏说:“通辽市就业服务部门将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大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构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和劳务品牌的联动作用,以培育职业技能品牌促进劳务品牌发展,以培树劳务品牌挖掘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实现‘双品牌、双促进、双提升’,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为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促就业是通辽市开展就业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内蒙古结合农牧民工等就业群体的自身特点、培训意愿和就业需求,持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引导各类培训机构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鼓励类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瞄准就业市场需求和变化,侧重紧缺职业和新职业培训,培育和打造区域领先、就业辐射效果显著的就业技能培训品牌,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扩大技能人才队伍。

    今年截至10月底,全区开展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457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计划5万人的109.14%。较上年同期(48998人次)增加5574人次,增幅11.38%。

附件文档:
来源: 内蒙古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盟市动态

通辽市:“一技傍身”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发布时间:2024-12-03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朗读

通辽市:“一技傍身”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求职难”“岗位不匹配”长期以来困扰着很多求职者,特别是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的群体,他们经常陷入“高薪职位难以胜任,低技能岗位又不愿屈就”的尴尬局面。    为破解这一难题,通辽市就业服务中心创新打造“通情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核心,从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服务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    “技能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不但有了稳定工作,收入还翻了翻。”近日,来自通辽市科尔沁区的宫杰感慨地说,是技能培训改变了她的人生。    前几年,宫杰为了养家糊口,远赴北京从事家政服务业,刚入行时由于“无证上岗”且缺少经验,每月只有两三千元工资,生活过得很拮据。    随着通辽市就业服务部门劳务品牌培育工程的深入实施,宫杰接受了“科尔沁月嫂”的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如今,她已是月子中心的“金牌月嫂”,月薪高达1.58万元,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辽市就业部门大力推广“科尔沁月嫂”等劳务品牌,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技能,带动了更多人实现就业增收。    为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近年来,通辽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现代服务、养老照护、母婴护理等重点领域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多渠道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劳务品牌培育工程,立足于本土型、技能型、特色型、产业型的“四型”标准,培育市场发展前景好、就业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特色劳务品牌,实现“一县一品牌”,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通辽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8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9万余人;技工(职业)院校11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73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46家、备案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0家、可认定职业(工种)达150多个;自治区级竞赛集训基地1个、示范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2个、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1个、就业技能培训品牌2个。    今年以来,通辽市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209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103.4%,其中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180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129.5%;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691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89.8%。技能人才培养的各项举措,为有效提高劳动者技能、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辽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宏说:“通辽市就业服务部门将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大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构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和劳务品牌的联动作用,以培育职业技能品牌促进劳务品牌发展,以培树劳务品牌挖掘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实现‘双品牌、双促进、双提升’,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为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促就业是通辽市开展就业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内蒙古结合农牧民工等就业群体的自身特点、培训意愿和就业需求,持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引导各类培训机构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鼓励类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瞄准就业市场需求和变化,侧重紧缺职业和新职业培训,培育和打造区域领先、就业辐射效果显著的就业技能培训品牌,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扩大技能人才队伍。    今年截至10月底,全区开展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457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计划5万人的109.14%。较上年同期(48998人次)增加5574人次,增幅11.38%。

    “求职难”“岗位不匹配”长期以来困扰着很多求职者,特别是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的群体,他们经常陷入“高薪职位难以胜任,低技能岗位又不愿屈就”的尴尬局面。

    为破解这一难题,通辽市就业服务中心创新打造“通情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核心,从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服务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

    “技能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不但有了稳定工作,收入还翻了翻。”近日,来自通辽市科尔沁区的宫杰感慨地说,是技能培训改变了她的人生。

    前几年,宫杰为了养家糊口,远赴北京从事家政服务业,刚入行时由于“无证上岗”且缺少经验,每月只有两三千元工资,生活过得很拮据。

    随着通辽市就业服务部门劳务品牌培育工程的深入实施,宫杰接受了“科尔沁月嫂”的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如今,她已是月子中心的“金牌月嫂”,月薪高达1.58万元,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辽市就业部门大力推广“科尔沁月嫂”等劳务品牌,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技能,带动了更多人实现就业增收。

    为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近年来,通辽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现代服务、养老照护、母婴护理等重点领域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多渠道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劳务品牌培育工程,立足于本土型、技能型、特色型、产业型的“四型”标准,培育市场发展前景好、就业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特色劳务品牌,实现“一县一品牌”,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通辽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8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9万余人;技工(职业)院校11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73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46家、备案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0家、可认定职业(工种)达150多个;自治区级竞赛集训基地1个、示范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2个、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1个、就业技能培训品牌2个。

    今年以来,通辽市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209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103.4%,其中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180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129.5%;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691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任务的89.8%。技能人才培养的各项举措,为有效提高劳动者技能、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辽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宏说:“通辽市就业服务部门将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大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构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和劳务品牌的联动作用,以培育职业技能品牌促进劳务品牌发展,以培树劳务品牌挖掘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实现‘双品牌、双促进、双提升’,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为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促就业是通辽市开展就业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内蒙古结合农牧民工等就业群体的自身特点、培训意愿和就业需求,持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引导各类培训机构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鼓励类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瞄准就业市场需求和变化,侧重紧缺职业和新职业培训,培育和打造区域领先、就业辐射效果显著的就业技能培训品牌,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扩大技能人才队伍。

    今年截至10月底,全区开展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4572人次,完成自治区年度计划5万人的109.14%。较上年同期(48998人次)增加5574人次,增幅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