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盟市动态

盟市动态

  • 通辽市:就业促进行动 多点发力稳就业惠民生

    2025-02-21 朗读

    通辽市:就业促进行动 多点发力稳就业惠民生,     今年,内蒙古通辽市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从制定方案、宣传政策、创新招聘服务模式、强化技能培训等方面多点发力,以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惠民生促发展。预计全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2.4万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000人。    政策宣传多样化 为民服务零距离    “今天我来商场溜达,刚好碰到就业服务中心在这里宣传,志愿者给我讲解了相关政策,还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对我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开鲁镇居民余金红高兴地说。    连日来,通辽市各地“花式”送政策,提升群众就业政策知晓度。开鲁县开展就业服务进商圈活动,为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困难帮扶等贴心服务;科尔沁区组织467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入户走访,对108个社区、359个嘎查村覆盖宣传就业、创业、培训等惠民政策;霍林郭勒市通过“进社区 进商超”等系列活动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做好“面对面”服务。    招聘活动不断档 就业服务进万家    “我们公司准备了35个岗位,涉及招聘专员、普工以及成本会计等。非常感谢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给我们企业组织这次巡回招聘会,让我们能够招聘到对应的人才。”内蒙古兴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亚男说。    春节前后,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以“就业促进行动”为牵引,创新实行招聘活动“进旗县、进高校、进企业、进商圈、进社区”,助力各类求职者在“家门口”能就业、就好业、好就业。截止2月17日,全市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6场,服务企业455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2441个次,初步统计达成就业意向2802人次。    技能培训促就业 创业培训拓新途    “以前在外地务工,但总觉得手艺不精,这次听说镇里要举办推拿按摩培训班,我就来参加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自己的手艺明显提高了,出去也更有底气了!”参加扎鲁特旗2025年首期推拿按摩技能培训班的学员开花说。    通辽市按时发布每月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通知,让有培训意愿的重点群体及时掌握培训信息,积极参加培训,为务工做好技能储备。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培训意愿9134人,其中有培训意愿855人,全部列入培训计划内,已组织开展技能培训789人次。创业培训全市累计开班22期,参训学员660人,培训合格627人。    惠民政策暖人心 宣传落实保民生    通辽市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梳理发布2025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机构清单(“三项清单”),推行“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服务,充分宣传和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企业社保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稳就业促就业政策,实现政策与企业、就业人员精准对接。    在2024年一次性扩岗补助圆满收官后,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继续积极对接用工主力企业,深入宣讲扩岗补助政策,鼓励企业吸纳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16-24周岁登记失业青年,促进企业增加用工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已受理并初审符合条件的补贴47条,涉及补贴70500元,有力推动了就业市场稳定发展。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擦亮民生幸福底色。今年,通辽市各级人社就业部门积极落实国家高质量充分就业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就业促进行动的部署要求,以“产业扩岗、转移就业、留才引智、创业带动”4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扩大就业容量,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创新实行进旗县、进高校、进企业、进商圈、进社区“五进”招聘服务模式,建设1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促进就业供需高效对接,着力解决好就业市场中“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同时,抓平台建设提高创业能力,建立线上连锁加盟创业项目3D云展厅,新建2个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创新创业、“职业技能月”等系列活动,切实发挥人力资源纽带、创业指导、强化技能培训等服务效能,为全市人民提供更优质、更贴心、更温暖的就业创业服务。

  • 内蒙古乌海:开展多场招聘活动 搭建求职用工对接平台

    2025-02-20 朗读

    内蒙古乌海:开展多场招聘活动 搭建求职用工对接平台,

  • 鄂尔多斯:春风携岗至,就业暖民心

    2025-02-19 朗读

    鄂尔多斯:春风携岗至,就业暖民心,     新春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线上直播带岗吸引数万人观看、多项便利服务让劳动者求职无忧……眼下,鄂尔多斯市各地正在开展“春风行动”,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面对面精准对接,为劳动者稳就业和企业保用工注入“春风力量”。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春节后是企业开工复产的关键期,也是劳动者换岗流动的高峰期。做好这一阶段的就业服务,事关千家万户的生计与幸福,也事关全年经济的发展和趋势。    就业促进行动作为“六个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政策的东风强劲吹拂。而“春风行动”正是落实这一政策的生动实践,它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一头连着城市发展的大局。只有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让人民群众稳稳地托起幸福生活的希望。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2025年初,各旗区纷纷积极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招聘活动,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想尽办法促进求职者与用工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在东胜区的招聘会上,34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提供了8340个就业岗位,从能源化工领域的技术岗位,到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岗位,再到传统制造业的基础岗位,覆盖多个行业,满足不同层次求职者的需求,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还是经验丰富的职场熟手,都能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康巴什区的招聘会上,贴心地专门设置政策咨询专区,安排专业人员为求职者详细解读就业创业政策,如创业补贴申领条件、就业扶持资金使用方法等;就业见习专区,联合各大企业,为缺乏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提供丰富的见习机会,帮助他们积累实践经验,迈出职场第一步;中小企业储备人员招募专区,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人才招募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储备发展力量。    在达拉特旗的招聘会上,充分考虑到女性劳动者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需求,精心设置260个“妈妈岗”岗位,涵盖护理工、手工编织员、女主播等适合女性的灵活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工作时间灵活,工作环境适宜,让女性劳动者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实现自我价值。    这些就业服务举措,不仅展现出强大的力度,为求职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岗位和帮助,更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不仅致力于把合适的岗位精准送到合适的劳动者身边,解决当下的就业难题,更着眼长远,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就业心理辅导、技能提升培训等服务,帮助求职者减少就业过程中的阻力和后顾之忧,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本领,助力他们实现更长期稳定的就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福祉,就业为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过去一年,鄂尔多斯市在就业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64万人次,较2023年目标实现翻倍增长,在全区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作为促进就业的专项服务品牌,鄂尔多斯“春风行动”在提升就业市场供需匹配效率、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春风行动”仅仅是就业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今年全市两会上明确提出,2025年要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建设就业创业友好型城市。随着蛇年春天的到来,就业高峰期也如期而至。我们不仅要搭建起招聘的平台,更要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精准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和需求,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积极推送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精准、多元的就业服务,将合适的岗位送到每一位劳动者手中。    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应积极主动,抓住机遇,通过参加培训、自学提升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获得心仪的工作,提升生活品质,实现人生价值。    春风携岗至,就业暖民心。如今,“春风行动”巧妙地调动起求职者与招工企业的积极性,营造出“两头热”的良好氛围。这股热潮不仅驱散了就业市场的阴霾,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还让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活力倍增,为顺利达成今年的就业目标筑牢根基。    我们满心期许,愿这股温暖的春风长盛不衰,化作强劲的东风,持续吹遍鄂尔多斯的大街小巷。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在就业的广阔天地中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尽情挥洒汗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暖心促就业 通辽在行动

    2025-02-18 朗读

    暖心促就业 通辽在行动,     一场场招聘,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一次次服务,保障了重点企业用工;一期期培训,让更多人有一技傍身……2025年,通辽市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以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惠民生促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0万人以上的总体目标。    招聘活动不间断,精准服务暖民心    春节前后,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积极落实就业促进行动部署,抢抓春节期间人流密集、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市旗两级联动陆续开展“春风行动”“春暖农牧民工”“就业援助月”等现场招聘会、直播带岗和岗位推送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8场,服务企业148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814个次,达成就业意向1020人次。创新开展流动招聘会,充分利用春节前后车站、商场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等优势,在通辽火车站和通辽维多利摩尔城商场开展春风送岗活动,共80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2000余个,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实现招聘求职“零距离”,助力各类求职者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全市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系列活动,联系对接服务对象2702人次,实现就业972人,共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1场,发放宣传资料9610份。    搭建平台促就业,企业用工有保障    通辽市以“就业促进行动”为牵引,聚力助企强保障,小规模、高频次开展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全力保障重点企业招工引才。近期,奈曼旗在“零工市场”举办内蒙古奈曼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专场招聘会两场,搭建平台为重点企业提供优质的用工和人才招聘服务,并向求职者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选择。科尔沁区以“西拉木伦公园年货节”为契机,将2025年龙马重工集团首场专场招聘会搬到了年货节现场,积极帮助重点企业招揽人才,提供就业岗位1750个,涵盖多个岗位类别,月薪4500元至15000元。    对接需求送技能,培训畅通就业路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按时发布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通知,让有培训意愿的重点群体及时掌握培训信息,积极参加培训,为务工做好技能储备,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利用春节前后人员返乡契机,对辖区内重点群体进行培训意愿摸排,并做好台账,根据群众培训意愿,积极对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及时推送技能培训信息,做到“愿培尽培”,帮助群众提升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培训意愿2241人,其中有培训意愿471人,已组织开展技能培训754人次。    惠企政策促发展,扩岗补助保民生    为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就业稳定,通辽市人社就业部门本着“就业优先,服务企业”的宗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2024年一次性扩岗补助圆满收官的基础上,组织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继续对接用工主力企业,宣讲扩岗补助政策,鼓励企业招用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16—24周岁登记失业青年,促进企业增加用工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已受理并初审符合补贴条件47人,涉及补贴70500元。    2025年,通辽市把就业促进行动作为头等大事,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早谋划、全面部署,制定《通辽市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创新实行“五进”招聘服务模式,建设1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提高就业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同时,积极举办创新创业、“职业技能月”等系列活动,切实发挥人力资源纽带、创业指导、强化技能培训等服务效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 新春走基层|乌兰察布市:人勤春来早 就业招工忙

    2025-02-17 朗读

    新春走基层|乌兰察布市:人勤春来早 就业招工忙,     春节前后是劳动者换岗流动的高峰期,乌兰察布市人社局相继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行动、春风行动、春暖农牧民工行动等促进就业活动,利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为广大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1月18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2025年乌兰察布市就业援助月专项行动暨返乡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招聘会如期举行。线上线下238家企业提供工作岗位3965个,涵盖零售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就业岗位和新材料、新媒体运营等新兴领域岗位。现场不仅设置了招聘岗位区域,还设有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展示等多个区域,乌兰察布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现场答疑解惑,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现场人数达1.9万余人次,收集简历147份,发放政策宣传页1000余份,直播带岗观看量达2.1万人次。     大年初七,乌兰察布市大型招聘会暨“春风行动、春暖农牧民工、就业援助促进就业活动”现场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参与。活动现场,152家企业提供6150个工作岗位,网络招聘会318家企业提供8976个工作岗位,现场求职者达3.9万人,现场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7000余份,直播带岗观看量达5.3万人次,直播间咨询人数4800人次,招聘会现场收到简历1231份。     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9场,参会企业763家,提供就业岗位20980个,累计收到简历4243份。     同时,该市人社局还在维多利、万达、“乌兰察布之夜”等商超、旅游景点人流量密集区域设立了企业招聘信息墙,涵盖400余家企业约1.5万余个工作岗位,让广大市民“逛街即选岗,求职即就业”。     春节期间,为全面摸清企业用工状况,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乌兰察布市人社局主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开展“访企问需”活动,宣传解读惠企政策,动态汇集“有活没人干”岗位清单和“有人没活干”人员清单,不间断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切实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题。截至目前,共发布“就业服务不打烊”新春岗位推送53期,为396家次企业发布2289个次岗位,浏览量达17.2万人次。     为推动实现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乌兰察布市人社局还于除夕当天同步启动“乌兰察布市春风行动送技能——返乡劳动者技能培训服务月”活动。活动根据各旗县市区用工需求制定专项培训计划,面向春节期间返乡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脱贫劳动力等群体征集培训意愿,采取集中培训、线上培训、送培下乡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后还能同步享受岗位推介、创业指导等多项就业服务,让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暖心的就业服务背后,凝结着全市人社系统的倾力付出。乌兰察布市人社局将用更精准的服务、更有力的政策和更多元的形式,力争抢好开年先机,确保抓好全年工作,落实好就业促进行动,让就业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 新春走基层|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农民工的春天来了

    2025-02-14 朗读

    新春走基层|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农民工的春天来了,     开春即复工,浓浓的年味尚未散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点对点”务工直通车已经出发两批,198名老乡分别乘上开往浙江、江苏的务工专车,开启返岗务工之旅,正式开启新一年的奋斗篇章。“爱心礼包”温暖返岗路      刘晓龙是阿荣旗良种场的村民,今年他要前往浙江台州泰福泵业务工。出发前他收拾好自己的行装,父亲煮好了饺子,为他此次务工之旅送上满满的祝福。在阿荣旗人社局,准备返岗的务工人员陆续来到集合地点,将行李和包裹放进“点对点”专车,脸上洋溢着喜悦,心中充满着期待。“点对点”专车会将务工者直接送到务工企业,让他们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      除了阿荣旗的160人外,务工专车还吸纳了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的38人,前往浙江慈溪贝士达电动工具、浙江慈溪华德控股集团、浙江台州泰福泵业和江苏皓月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务工。迎着春天出发      为落实好自治区促进就业行动,阿荣旗人社部门积极组织各乡镇开展劳动力就业意愿、培训意愿调查,建立岗位、人员、政策、服务清单,尽最大努力让人岗相适,双向解决“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难题。      阿荣旗人社局与当地卫健委、公安局、农牧局等单位联合办公,推行劳务输出“一站式”服务,向外出务工者普及健康和维权等方面知识,并提供了方便面、火腿肠、水果等,让务工者两天的行程饮食无忧。务工专车平安又暖心     为方便返岗务工人员出行,阿荣旗建立了由旗级统筹、乡镇负责、村(社区)为单位的工作责任体系,加强返岗政策宣传和人员信息排查,进村入户面对面“一对一”推送就业岗位,并加强与江苏、浙江等地区劳务协作,提早谋划返岗复工事宜,开展务工专车“点对点”有组织劳务输出,为外出务工者铺设了温暖返岗路。目前,阿荣旗已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地用工企业联系对接,争取到各类优质用工岗位10000余个。同时,通过提供“保姆式”跟踪、“点对点、一站式”安全快速便捷的服务,确保外出务工“输得出、留得住、能增收”。

  • 新春走基层|包头市:春节“不打烊” 服务“不降温”

    2025-02-13 朗读

    新春走基层|包头市:春节“不打烊” 服务“不降温”,      春节前夕,包头市区两级人社部门立足实际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宣传人社领域惠民政策,倾听群众的声音,与群众同频,把心贴得更近、把手握得更紧。    包头市人社部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为他们送去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     胡明浩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材料学稀土应用方向博士研究生,本着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怀,2024入职北方稀土,并在稀土研究院挂职进行项目研究。在他家中,工作人员认真听取了胡明浩在享受人才安居保障、青年人才奖励政策中的意见建议。胡明浩表示:“感谢党和家乡人民的关心,一定以己之学,投身家乡建设,为包头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魏兆辰毕业于吉林大学,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于2024年包头市秋季校园招才引智活动中,与北方稀土签订三方就业协议。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包头的人才政策,听取了关于招才引智工作的意见建议,并欢迎他回到家乡就业,希望他多向同学宣传推荐包头,吸引更多校友来包就业创业。魏兆辰表示:“在外求学多年,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家乡的新变化,作为包头人,通过人才引进参与到家乡建设,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倍感珍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包头学子返乡发展,共同把家乡建设好。”    昆都仑区人社部门对域内7户孤寡、患病的企业困难退休人员、11户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新春的祝福。         昆区人社部门先后前往鞍山道街道团15社区、昆工路街道友谊25社区、31社区等地,慰问企业困难退休人员家庭,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并致以诚挚的新春问候与美好祝福。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与群众亲切交谈,并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同时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相信社会保障的力量。走访中,杨玉娥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常年用药,花费数额很大,多亏赶上现在的养老、医保等各项好政策,生活有了保障,特别感谢党、感谢政府对我们这些老年人的关心与慰问。”     昆区人社部门走访了辖区内11户就业困难人员并发放慰问金,每到一处,工作人员都与就业困难人员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就业需求,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积极听取他们对就业工作的建议与期盼,就他们提出的政策方面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答,争取早日帮扶就业、稳定就业,改善家庭生活;对缺乏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员,鼓励他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石拐人社部门走访慰问全脱产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指导员,为乡村振兴、基层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石拐区人社局共派出2名全脱产驻村第一书记和2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区人社部门对嘎查村走访慰问2次,为吉忽伦图苏木绍卜亥嘎查、三岔口嘎查送去米面油80份,在走访慰问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耐心讲解人社领域惠民政策,认真倾听群众需求,讲解困难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并认真听取村两委工作汇报,对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指导和建议,积极解决村两委工作中的困难,为乡村振兴、基层发展贡献力量。    土右旗人社部门开展春节慰问助企惠民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质效,做好春节前后的暖心服务工作。          土右旗人社部门先后走访慰问了新特、骑士、蒙特威等重点企业。走访中,慰问组认真倾听企业当下遇到的诸如:岗位人员缺口、所需人才的专业技能、经验资历要求、淡旺季用工差异等情况,深入探讨了企业在用工、招聘过程中遇到的人才流失、招工难、用工荒、招聘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困境,慰问组表示将持续用好4个“招才引智和保障企业用工小分队”,聚焦人才引进困难和用工短缺问题,强化服务理念,树立有解思维,全力保障企业引才、招工,加快聚集更多人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 新春走基层|呼和浩特市:AI+真人 直播不打烊

    2025-02-12 朗读

    新春走基层|呼和浩特市:AI+真人 直播不打烊,     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市人社部门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推出直播带岗不打烊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78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2000多个。通过“AI数字人”与“真人”主播的无缝衔接,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起一座高效沟通的桥梁。      在春节8天假期里,“AI数字人”率先上岗直播间。数字人每日准时上线,逐一详细介绍各类岗位信息、企业概况、岗位职责以及薪资福利等。求职者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直播间,获取最新招聘资讯。      “真没想到啊,今年过年居然刷到了‘AI数字人’直播招聘。此前找工作,很难在假期获取企业招聘信息,现在只要我拿出手机,就能看直播了解最新招聘信息,现在找工作的方式真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便捷了。”求职者小张在参与直播带岗活动后赞不绝口。      随着假期渐近尾声,2月4日,“AI数字人”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自2月5日起,真人主播无缝接棒,真人主播凭借丰富的沟通经验和出色的现场应变能力,与求职者展开深度互动。面对求职者提出的个性化问题,主播耐心解答,不仅详细介绍岗位细节,还分享实用的职场经验,帮助求职者更全面地了解工作内容与发展前景。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市已举办12场直播,直播累计观看量达4.17万人次。      活动期间,呼和浩特市人社局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与求职者意向,与60名求职者进行一对一沟通,并精准推送11人进行面试。

  •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合”力兴农 激活...

    2025-02-11 朗读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合”力兴农 激活乡村产业动能,     “去年水稻收割不久后就被合作社收购了,这几天正在统计订单农户需要的水稻种子数量,我想今年再种200亩水稻,大概得预订2000斤稻种。”说起参与合作社订单种植的好处,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水稻种植户王旭东乐得合不拢嘴。    王旭东所在的合作社是乌兰浩特市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单,秋收时直接到农户家收购,既解决了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又推动了全镇稻米种植产业增产增收。     图为工人在乌兰浩特市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车间内工作。新华社发(梁子晶 摄)    “过去,分散的农户面对如何种、如何卖等难题,往往力不从心。如今,我们将分散的农户凝聚起来,以入股形式发展订单农业。”乌兰浩特市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曾庆春说,在耕种前,合作社会精心挑选适宜本地生长环境的优质稻种,分发给农户。“种植全程提供统一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播种、管理和收割的‘五个统一化’服务。”    通过“化零为整”,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农户技术难题,还整合资源,为农户争取到优惠的信贷政策,并凭借与多家企业签订的订单,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保护价统一收购水稻,为农户收益兜底。截至目前,乌兰浩特市通过合作社联农带农,有效解决了2000余户农户面临的技术、资金、市场等难题,订单面积达2万余亩,每亩增收至少100元,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合作社带来的实惠。    图为呼斯勒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烘干及仓储设施。新华社发(王晓圆 摄)    粮食收储,关乎农户一年的辛勤成果。乌兰浩特市依托专业合作社开展代清理、代检测、代烘干、代存储、代销售的粮食收储“五代”服务。    在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呼斯勒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机器隆隆作响,粮食被送入烘干机。种植户孙海涛站在一旁,难掩喜悦:“以前收粮最怕阴雨天,粮食一旦受潮发霉,损失惨重。现在通过‘代烘干’服务,每斤粮食还能多卖一毛钱。”孙海涛给我们算了笔账,他家今年种了80亩地,靠烘干这项服务直接增收近1万元。    “五代”服务,不仅解除了农户粮食收储的后顾之忧,实现节粮减损,还显著提升了粮食附加值。2024年,这项服务已辐射乌兰浩特市500余户农户,惠及1.3万余亩耕地,平均每户增收最高达2万元,已成为乌兰浩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图为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制作羽毛工艺品。新华社发(王天琪 摄)    除了传统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产业在合作社带动下同样生机勃勃。走进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精美的孔雀羽毛头饰、胸针、耳环、粘贴画等工艺品琳琅满目,不少顾客正在选购。在培训教室,一场孔雀羽毛工艺品制作培训也正在进行。    据了解,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的技能培训已惠及3400人次,其中包括700名残疾人,辐射至全盟3个旗市、27个嘎查村和社区。培训后,590人取得工匠技能证书,其中200余人成立蒙雀合作社家庭工作室,承接羽毛饰品代加工。“合作社免费提供原材料,签订协议回收成品、统一销售。”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海燕说,如今,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年营业额达300万元,参与农户的增收渠道也被拓宽,社员每年分红从1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 2500余个岗位!通辽市新春大型招聘会火热举行

    2025-02-10 朗读

    2500余个岗位!通辽市新春大型招聘会火热举行,     2月8—9日,2025年通辽市“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在万达广场火热举行。此次招聘会为广大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岗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招聘会现场。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呈现供需两旺的就业态势。101家优质企业参会,涵盖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领域,提供就业岗位2562个,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求职者的就业需求。“我今天过来想看看有什么岗位适合我,没想到招聘会现场气氛这么热烈,我感兴趣的企业有龙马重工,还有中国人寿保险,目前我在这两家公司已经投了简历,希望能在家门口就业。”求职者杨雯雯说。    政策咨询区。    为提升服务效能,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政策咨询区和求职服务台,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创业政策解读、职业指导、简历诊断等“一站式”服务,帮助求职者提升求职技能,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同时,此次招聘会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采用直播带岗的形式,线上同步进行,求职者可通过“通辽就业创业”小程序、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官方抖音和快手账号在线浏览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实现“足不出户”找工作。    求职者咨询岗位。    据统计,活动共吸引7800余人次进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45人次,线上招聘会点击量23220次,投递简历者达995人次。同步举办的直播带岗活动,累计吸引4.7万余名求职者在线观看。